第33章 扬州的茶艺师?老夫最喜饮茶,带路吧(2/4)
里最年轻的,将来前途不可限量。
“嗯,书田所言正是老夫所想,只是朝中要臣你我都认识,那位高人又是谁呢?”郑三俊皱着眉头捋了捋胡须。
其他人也都冥思苦想,可老半天也没个头绪。
“既然都没有头绪,便以后再议吧,狐狸总要露出尾巴。
倒是陛下今日所言,颇有重用武臣之意,诸位怎么看?”
虽然崇祯皇帝这么说,有安抚勋戚的意味在里头,毕竟坑了人家那么多银子,但郑三俊却并不完全认同。
这才是他们今天聚在一块的最大原因。
他们这些文臣彼此秉承遗志,用了足足一百多年的时间,才将武臣给压在了脚下,也才有了如今众正盈朝的局面。
他们绝不允许局面在他们这一代改变,否则他们将是东林的罪人,为天下士子耻笑。
“用章是不是太过谨慎了?陛下又没有给任何勋戚加官进爵,况且,那些勋戚有哪一个可堪大用的?
英国公家那个小子吗?还是怀宁侯孙维藩?”
一直坐在旁边不吭气的兵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熊明遇接过了话茬,言辞间带着调侃的意味。
“呵呵,一个纨绔的败家子,一个莽夫,陛下可真是……‘贤能’啊。”
这话将方逢年和刘宗周都给逗笑了,他们俩甚至怀疑募捐的事仅仅是个巧合,陛下背后哪有什么高人。
张世康的纨绔之名在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他们自然早有耳闻,至于怀宁侯孙维藩,在座的任何人,随口就能说出不下十个让孙维藩吃不了兜着走的计谋。
在他们眼里,孙维藩也好,张世康也罢,压根不配作为他们的对手。
“唉,陛下如此草率,大明早晚要毁在他的手里。”刘宇亮叹气道。
“季龙怎能如此丧气,这不是还有我等吗?
只要陛下肯听从我等的建议,大明何愁不能中兴?”方逢年勉励道。
郑三俊闻言叹了口气。
“倘若是十年